重磅:2018年国家杰青获得者出炉,6位病毒学界大咖入选

Dateline:2018-08-06Source:XABTView count:1165 Share: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2018年国家杰青正式出炉。和往年一样,今年建议资助的国家杰青共有200人,来自112家单位的科学家入选。作为和长江学者一样备受关注的高端人才,每年的杰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今年的结果也必然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6位病毒学相关领域大咖获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竞争激烈的国家杰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1994年,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首批入选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经过24年的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几乎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国家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每年的资助率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从近五年来看,入选国家杰青建议资助人名单后,每年仅有2人被刷下,因此建议资助候选人几乎就是最终入选名单。

 

从学历来看,今年的200名新科杰青建议资助候选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绝大多数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教授113位,研究员81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各有1位,主任医师4位。今年杰青建议资助候选人中仅有的副教授和副研究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性别来看,男性获得者占绝对优势,高达177名,而女性则只有23名。从国别上看,200人中199人来自中国(含1人来自中国香港地区),1人来自美国。从入选者所在单位来看,清华大学入选人数最多,达到18人。北京大学入选16人,紧随其后,清华和北大两所学校入选杰青占比超过了17%,远远多于其他高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入选7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入选5人。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各有4人入选。总体来看,相比前几年,今年的国家杰青获得者更多地集中在各大名校和中国科学院,不少985、211高校以及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甚至一个也没有。此外,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杰青在东部地区科研单位集中,很多中西部省份一个也没有。

 

曹胜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专注于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热等重要人兽共患病的免疫与致病机制及防控技术研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项。兼任SCI期刊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编委。近5年来,先后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Signaling、Journal of Immunology、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1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5次、大会报告1次、分会报告2次;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新兽药注册证书1项。

 

程功,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长期致力于蚊媒病毒感染机制与抗病毒免疫研究,从分子层面阐明多种重要蚊媒病毒感染传播的分子机制及宿主免疫保护机制,根据发现的靶点研发新型疫苗干预措施,为重要蚊媒病毒的防治提供生物学基础。程功研究员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具有创新性和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包括首次提出针对蚊媒病毒传染病的新型传播阻断策略、发现多种蚊媒病毒感染免疫机制及传播机制、首次阐明蚊媒肠道微生物菌群维持稳态的分子机制等。程功研究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杂志首次报道蚊媒病毒感染昆虫媒介的受体分子机制 (2010),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2017),Nature Microbiology (2016a,2016b,2017),PLoS Pathogens (2014a,2014b,2015),Trends in Parasitology (2016) 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2016) 等传染病领域顶级杂志发表文章多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PCT国际专利2项。程功研究员曾获得第三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英国医学会“牛顿高级学者”、科技部/盖茨基金会“Grand Challenge青年科学家”等奖励荣誉。目前担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媒介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2016年9月起担任国际微生物学主流杂志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副编辑 (Associate Editor)。目前程功研究员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已被国内外同行认可,研究工作已处在蚊媒传染病研究的世界前沿。目前,程功研究员带领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展开广泛合作,积极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希望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为重要蚊媒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

 

叶丽林,现任第三军医大学特聘教授,全军免疫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市免疫学会秘书长,重庆市征服“特聘专家”。2009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后赴埃默里大学疫苗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并回国工作,童年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被评为科技部创新推动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Nature, 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Biotechnology, PNAS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系列SCI论著十余篇,为多种国际免疫学SCI杂志审稿,担任《免疫学》杂志副主编。

 

黄志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结构分子生物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及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2008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9-2012年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博士后。


该结构分子生物学与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实验室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免疫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我们对膜上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GPCR受体/配体复合物,以及重要病原如HIV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蛋白及其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研究CRISPR-Cas系统对入侵核酸片段获取、整合以及剪切的分子机制。CRISPR-Cas系统是细菌和古细菌用来抵御病毒等外来入侵者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系统。我们对各类型的CRISPR-Cas系统的工作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基于研究成果靶向设计高效的、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工具。


三、病原感染引发的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HIV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细胞死亡(Pyroptosis),我们希望通过对受感染细胞发生Pyroptosis的机制进行研究找出参与该信号途径的重要分子和分子事件。


除了上述结构生物学及信号通路方面的基础研究外,我们也对在免疫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可溶/膜蛋白(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并利用这些结构信息理性设计小分子药物治疗上述疾病。

我们采用整合的研究方法对感兴趣、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一系列研究手段包括大分子X射线晶体学、生物化学、分子细胞生物学以及小鼠遗传学等。将结构与体内外功能研究密切结合,从分子、细胞以及个体水平等多个层次,以较全视野研究目标蛋白质(复合物)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参与信号调控的机制。我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Science等杂志上。

 

陈明周,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09: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院,分子病毒学,博士后。2002-2005:法国里昂第一大学,感染与免疫,博士后。1996-2002: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1992-1996: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化学,学士。2009-至今:武汉生物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9-至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12-2016: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学术兼职: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美国病毒学学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委员,湖北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内容:以两个感染婴幼儿的主要病原:人副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和EV71(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为模式病毒,研究RNA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机制,重点解析病毒的转录、复制和包装的分子机制;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网络、病毒拮抗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开展新型抗EV71和人副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发。主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和重点项目(1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参与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1项目)。

 

刘玮,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带领团队重点针对新发虫媒传染病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创新性发现。共发表SCI论文109篇,主编、副主编专著各1部。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现与溯源”的核心骨干。获评军队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总后勤部科技新星等荣誉。

内容来源:病毒学界
 

卓诚惠生——追求品质卓越,致力健康事业

了解更多资讯,请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卓诚惠生~
2017072811474827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