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关注】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海关总署发布防止疫情传入我国公告

Dateline:2019-06-27Source:XABTView count:1095 Share: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卫生部门通报,截至2019年6月15日,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2019年6月26日,海关总署发布2019年第103号《关于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有效期3个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卫生部门通报,截至2019年6月15日,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其中菲律宾共报告病例77040例,越南共报告病例59959例,马来西亚共报告病例52941例,泰国共报告病例26430例,柬埔寨共报告病例9201例,老挝共报告病例4216例,新加坡共报告病例3933例,马尔代夫共报告病例2485例,巴西共报告病例586569例,哥伦比亚共报告病例45622例,尼加拉瓜共报告病例27779例,墨西哥共报告病例20414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3天至15天,多数为5天至8天,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程度可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面、颈、胸部潮红,严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为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公告如下:

 

一、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如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入境时应当进行卫生检疫申报,配合海关做好体温监测、医学排查等工作。海关对发现有上述症状的入境人员要按照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入境后15天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员,应当立即就医或向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

 

二、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含尸体骸骨)、行李物品、邮件、快件必须接受卫生检疫,检疫查验发现有蚊虫的,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卫生处理。其负责人、承运人、代理人或者货主应当配合卫生检疫工作。

 

三、口岸运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蚊虫孳生地,监测和控制口岸蚊虫密度,接受海关口岸卫生监督。


四、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出境前可以向海关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或登陆海关总署网站(https://www.customs.gov.cn)信息公开专栏查询相关信息;旅行中应增强防病意识,避免蚊虫叮咬,发现有相关症状的,应当立即就医。

 

五、本公告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3个月。期间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新增的发生登革热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按本公告执行。

 

同时附上WHO关于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的相关知识与大家共享

 

重要事实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病毒感染。

感染导致流感样症状,有时还会发展为可能致命的并发症,称为重症登革热。

近几十年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大幅度增长。现在,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登革热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带,多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

重症登革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是导致儿童严重患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登革热/重症登革热没有特异治疗办法,但及早发现和适宜的医护可将死亡率降到1%以下。

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取决于有效且持续的病媒控制措施。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病毒病,近年来在世卫组织所有区域的传播速度很快。登革热病毒主要由雌性埃及伊蚊传播,也可经由雌性白纹伊蚊传播。该种蚊子还传播基孔肯雅、黄热病和寨卡感染。登革热广泛分布在热带,受降雨量、温度和无序快速城市化影响,各地面临的风险程度存有差异。

 

重症登革热于1950年代菲律宾和泰国登革热流行期间被首次发现。当今,重症登革热影响到大多数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已成为这些地区儿童和成人住院和死亡一个主要病因。

 

登革热是由黄病毒科的病毒引起的,4种不同但密切相关的病毒血清型引起登革热(DEN-1,DEN-2,DEN-3和DEN-4)。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对该病毒具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其他血清型的后续感染(继发感染)会增加发生重症登革热的风险。

 

全球疾病负担

登革热发病率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上升。绝大多数病例无症状,因此登革热病例的实际数量多于报告数量,很多病例被错误分类。一项研究估计,每年约有3.9亿例登革热感染(95%置信区间2.84-5.28亿),其中9600万(0.67-1.36亿)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临床症状1。另一项有关登革热流行程度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有128个国家的39亿人面临登革热病毒感染风险。

 

世卫组织三个区域的会员国定期向秘书处报告年度病例数量。报告病例数从2010年的220万增加到2016年的334万。虽然该病的全球总负担尚不确定,近年来病例报告数剧增的部分原因是各国启动了记录所有登革热病例的活动。

 

该病的其它特点包括其流行病学模式,包括多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在许多国家的超高流行及其对人类健康及全球和国家经济的令人震惊的影响。登革病毒由受感染的旅行者从一个地方携带到另一个地方。

 

分布趋势

1970年之前,只有9个国家发生过重症登革热流行,目前该病在世卫组织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100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受影响最为严重。

 

(根据会员国提交给世卫组织的官方数据)2008年,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有120多万登革热病例,2016年病例数超过334万。近来,报告病例数持续增长。2015年,仅美洲就报告了235万登革热病例,其中10200例诊断为重症登革热,导致1181人死亡。

 

随着疾病向新的地方蔓延,不仅病例数量出现上升,而且还在发生暴发性疫情。现在欧洲存有可能出现登革热疫情的威胁,2010年法国和克罗地亚首次报告出现了登革热地方传播情况,另有三个欧洲国家发现了输入性病例。2012年,在葡萄牙马德拉岛发生的登革热疫情造成2000多人患病,在葡萄牙大陆以及欧洲其它10个国家发现了输入性病例。在从中低收入国家返回的旅行者中,登革热是继疟疾之后被诊断出的第二多发热原因。

 

2015年,印度德里暴发了自2006年以来最严重的疫情,病例数达1.5万多例。美国夏威夷岛受疫情影响,2015年报告有181例病例,2016年继续发生传播。太平洋岛国斐济、汤加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继续报告病例。

 

2016年世界暴发了大规模登革热疫情。美洲区域2016年报告的病例数超过238万例,仅巴西就将近达到150万例,比2014年高出约3倍。该区域还报告了1032例登革热死亡病例。西太平洋区域2016年报告了超过37.5万例疑似登革热病例,其中菲律宾报告了176411例,马来西亚100028例,这两个国家的疾病负担均与前一年同期相当。所罗门群岛宣布暴发疫情,疑似病例超过7000例。在非洲区域,布基纳法索报告了局部登革热疫情,发现1061例可能病例。

 

2017年,美洲报告发生的登革热病例数出现显著减少,从2016年的2177171例减少到2017年的584263例,减少比例达73%。2017年,只有巴拿马、秘鲁和阿鲁巴登记发生的病例数出现上升。同样,2017年记录发生的严重登革热病例也减少了53%。寨卡疫情暴发后(在2016年之后)登革热病例数量下降,导致这种下降的确切因素仍然不为人所知。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在太平洋若干国家报告了登革热疫情,以及DENV-1和DENV-2血清型登革热流行。

 

在2017-2018年病例数量下降之后,2019年病例数量急剧增加。在西太平洋区域,澳大利亚,柬埔寨,中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观察到的病例数量都增加了,在新喀里多尼亚报告的是Den-2病例,在法属波利尼西亚报告的是Den-1病例。在非洲区域的刚果、科特迪瓦和坦桑尼亚也报告了登革热疫情;美洲区域的部分国家也观察到了病例数增加。

 

估计50万例严重登革热患者每年需要住院治疗,且估计每年有2.5%的病例死亡。然而,许多国家已将病例死亡率降至不到1%,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从2010年至2016年病例死亡率下降了28%,通过国家层面的能力建设使病例管理得到显著改善。

 

传播

埃及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病媒。病毒通过已感染雌蚊的叮咬传染给人类。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经过4-10天潜伏期后,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

 

有症状或无症状的被感染人员是病毒主要携带者和增殖者,是未受感染蚊子的病毒源。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在出现最初症状后,也能通过伊蚊传播感染(4-5天,最长12天)。

 

埃及伊蚊生活在城市栖息地,主要在人造容器中繁殖。与其它蚊子不同,埃及伊蚊在白天进食,其叮咬高峰是在早上或黄昏前。雌性伊蚊每次进食会叮咬多人。伊蚊卵在繁殖栖息地保持干燥状态下可存活一年以上,在接触到水后即可孵化。

 

亚洲登革热的次要病媒白纹伊蚊已经传播到北美和逾25个欧洲国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废旧轮胎(伊蚊的繁殖场所)贸易和货物(如幸运竹)流动造成的。白纹伊蚊适应性极强,在欧洲较冷的温带地区也可生存。其传播是因为能够适应低于冰点的温度、冬眠和在微生境中找到隐蔽处。

 

特征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流感样疾病,影响婴儿、幼儿和成人,但极少引起死亡。

如果高热(40°C/104°F)伴随以下症状中的两种,则须考虑登革热:严重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腺体肿胀以及出疹。症状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之后经4-10天潜伏期后出现,持续2-7天。

 

重症登革热是一种有可能因血浆渗漏、积液、呼吸窘迫、严重出血或器官损伤导致死亡的并发症。最初症状出现3-7天后会在温度(38°C/100°F)下降的同时出现一些预警迹象,包括:严重腹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牙龈出血、全身乏力、烦躁不安、呕吐物带血。随后24-48小时为治疗关键阶段,患者可能死亡,需要进行适当医护处理以避免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治疗

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

对于重症登革热,具有经验,并且了解该病情况和进程的医生和护士可以挽救生命,把死亡率从20%多降低到不足1%。重症登革热医护的核心在于保持患者的体液量。

 

免疫

由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开发的第一种登革热疫苗Dengvaxia® (CYD-TDV)于2015年12月获得许可,现已被20个国家的监管机构批准用于疫病流行地区的9-45岁人群。2016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项关于在登革热高度流行(其定义为血清阳性率为70%或更高)地区使用该疫苗的有条件建议。2017年11月,公布了在疫苗接种时通过回溯方式确定血清状况的补充分析结果。分析显示,与未接种疫苗的参试者相比,在第一次接种疫苗时被视为血清阴性的试验参与者感染较严重登革热和因感染登革热而住院的风险较高。

 

世卫组织立场

临床试验表明,登革热减毒活疫苗CYD-TDV对既往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人(血清呈阳性者)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在接种后第一次自然感染登革热的人(血清呈阴性者)中,重症登革热的风险增加。

 

对于考虑将疫苗接种纳入其登革热控制计划的国家,建议采用疫苗接种前筛查策略。通过这种策略,只有有证据证明既往感染登革热的人将接种疫苗(根据抗体检测结果,或根据有记录的实验室确诊的既往登革热感染)。

 

决定实施疫苗接种前筛查策略前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进行仔细评估,包括考虑现有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当地优先事项、登革热流行情况、本国的登革热住院率,以及对CYD-TDV和筛查试验的负担能力。

 

疫苗接种应被视为登革热综合预防和控制策略的一部分。还需要坚持其他的预防措施,如继续保持良好的病媒控制。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出现登革热样症状的个人都应及时就医。

 

预防和控制

目前,控制或预防登革热病毒传播的唯一方法是与其蚊媒作斗争,包括:

通过环境治理防止蚊子获得产卵地;

妥善处理固体废物,防止人为制造蚊虫栖息地;

为家庭储水容器盖上盖子,并每周清空和清洁;

对室外储水容器施用适当杀虫剂;

个人使用家庭保护措施,例如纱窗、长袖衣服、杀虫剂,含有杀虫剂的材料、蚊香和防蚊喷雾。白天在家里和工作场所都要采取这些措施,因为蚊子也会在白天叮咬;

改善和动员社区参与,实现持续病媒控制;

在疾病流行期间,实施紧急病媒控制措施,包括广泛使用杀虫剂;

积极监测病媒情况,以确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对登革热患者进行认真的临床检查和管理可以显著降低重症登革热的死亡率。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通过以下途径应对登革热:

通过其实验室合作网络支持各国确认疫情;

为有效管理登革热疫情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支持各国改进报告系统并获得疾病负担真实情况;

与一些合作中心一起在区域和国家层面提供临床管理、诊断和病媒控制培训;

制定以证据为基础的战略和政策;

开发新工具,包括杀虫剂产品和应用技术;

从100多个会员国收集有关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的官方纪录;

为会员国出版有关监测、病例管理、诊断、登革热预防和控制的指南和手册。

 

1 Bhatt S, Gething PW, Brady OJ, Messina JP, Farlow AW, Moyes CL et.al.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burden of dengue. Nature;496:504-507.

2 Brady OJ, Gething PW, Bhatt S, Messina JP, Brownstein JS, Hoen AG et al. Refining the global spatial limits of dengue virus transmission by evidence-based consensus. PLoS Negl Trop Dis. 2012;6:e1760. doi:10.1371/journal.pntd.0001760.

 

原文链接:

1.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103号(关于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https://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302266/2480148/2522010/index.html

2. WHO:Dengue and severe dengue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ngue-and-severe-dengue

卓诚惠生——国内多重PCR技术应用的开拓者

了解更多资讯,请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卓诚惠生~